想要鱼口好,周边环境很重要(下)

●  刘桂云  文/ 日月  图

鱼儿的摄食欲望是否旺盛,主要取决于3个因素:一是鱼儿自身生长发育的需要,如肥育、繁殖、越冬等都要大量进食以获得必要的营养;二是饵料的优劣,包括饵料的构成、质量、状态、味色等是否符合鱼的食性,是否为鱼所喜爱摄食;三是与外部的自然环境,包括气温、水温、气压、阳光、风向、风力、水质、水位,以及地形、水草分布、河流走向等客观环境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鱼是否积极摄食,常常受到外界自然环境的影响。

三、水质、水色与水位

水质指水的“肥瘦”,水色指水的浑浊程度,水位指水的深浅涨落变化。水的肥瘦取决于水体中食物链的构成。

浮游生物是鱼类食物链构成的基础,它是无脊椎动物和鲢鱼、鳙鱼等鱼的食物,无脊椎动物又是众多鱼类的食物,而数量庞大的小杂鱼群体又是凶猛鱼类的食物,鱼类的粪便又是浮游生物的食物。如此互相依存而构成食物链。

因此,水体中浮游生物越丰富,水质越肥。 肥水一般呈绿褐色,浓而不浑;肥水中水底的有机物质含量高,常有气泡冒出:连通江河的浅水沼泊,连通湖泊的港渠,或傍近城镇、村舍、码头的水域,水质一般较肥。

瘦水呈淡黄色,或清澈透明;过瘦的水域是不宜垂钓的,故有“水至清则无鱼”之说。在肥水中垂钓,饵料要有针对性,一般不宜过多投放诱饵。

水色有清浊之分,多指含泥沙的程度。暴雨过后,陆地上杂物和泥沙冲入水体,使水变浑。介于浑浊与清澈之间,或浑而不浊,鱼类游弋加速,这是属于垂钓的良好水色。

如果水体的泥沙含量过多,水色过于浑浊,鱼的视觉受到影响不易发现饵料,所以不宜垂钓。但鲇鱼、 鱼等觅食主要依靠触觉或嗅觉器官,水色浑浊不仅不影响其摄食,而且较之清水上钩率更高。

水位的变化对鱼的摄食状况影响很大。长期水位保持不变的水域,鱼的活动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当水位骤然发生显著变化时,鱼类通常会活动频繁,摄食量增加。

这是因为水位变化时,水体中食物链也发生变化,原有的某些食物流失,食物链的局部有所缺失,引发鱼类本能地四处觅食。

另外,新水注入水域,水中的溶氧度增加,鱼类异常活跃,体力消耗增大。所以,流水注入处、闸口等处,往往是鱼类聚集的场所,自然也是理想的钓点。

四、风力和风向

风吹动水面,使水体溶氧量增大,鱼类更为活跃,所以,刮风对鱼儿摄食有较大的影响。和风细雨或风力1~3级的天气乃垂钓的好天气。诗圣杜甫有诗云:“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张志和也有“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的名句。

水面平静如镜、没有一丝风的天气,并非垂钓的好天气。尤其在夏季,往往因无风引起水体缺氧,鱼儿浮头,不思摄食。风力过大亦不适宜垂钓,因风急浪高难于看清浮漂,鱼亦藏身水底,很少活动。

风向对鱼儿摄食的影响更为明显:一般而言,刮东南风是让钓鱼人比较头疼的,尤其夏季最忌南风,故有“钓翁钓翁,勿钓南风”和“风起东南,赶快回转”之谚。气象学知识告诉我们,东南风往往造成大气中水分增多而气压变低,致使鱼类产生不适之感,很少游动。

西风干燥,亦对垂钓不利。刮北风,包括冬季刮北风,均对鱼类活动有利,鱼虽减少了在水体上层活动,但仍在中下层频繁游动觅食。因为北风造成气温与水温之差,使水体中溶氧量较高,鱼类感到舒适。所以“北风凉飕飕,垂钓好下钩”。

寒潮前后温差较大,引起较大气压差,气温变化剧烈。鱼对变化着的气温、气压感觉异常灵敏,加快游动速度,因此摄食机会相应增多。所以寒潮前、寒潮后适宜垂钓。

此外,逆风钓优于顺风钓, 原因有三:一是迎风处水中的溶氧量充足,鱼活动频繁;二是风往往将水面的漂浮物吹向迎风处水域,易于诱鱼集群;三是风浪使浮漂晃动不定,带动钩饵,易于吸引鱼儿上钩。

五、雾、露、霜

春雾而雨,冬雾即晴。雾长时间笼罩不散,天气无风,气压较低,鱼类很少活动,故不宜垂钓。但蒸汽雾发生时,比较适宜垂钓。蒸汽雾即水表温度与空气温度发生较大温差时水面不断蒸腾着雾,多见于秋冬季的早晨。露和霜的出现,预示着全天晴暖。自晨至午,自午至晚,会出现冷—暖—冷的温度变化,鱼在水域底层活动频繁,是理想的垂钓时机。所以有“露满地,好钓鱼”和“霜重霜,鱼满缸”之说。

六、地形

鱼类活动觅食与河岸河底的形态以及水草分布有关。河岸凸起的地方,往往水底是倾斜的坡地,为鱼群过往的通道。杂食性鱼类爱在水草丛中游动,寻找水生植物茎秆上附着的小虫为食。河港尾部和特异地形处,常常是鱼类活动的场所。

综上所述,垂钓应注意观察,善于把握鱼类摄食与外界环境的关系,即钓鱼看天气、看水色、看地形、看鱼情。这对于提高上钩率大有好处。■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广告



请扫码关注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