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读:OpenAI的高平陵之变
萨姆·奥特曼
2023年11月17日,一则爆炸性的新闻轰动全球科技界。OpenAI的官方博客突然宣布公司CEO萨姆·奥特曼离职,在OpenAI的官方稿中表示:“董事会不再对奥特曼继续领导OpenAI抱有信心。”
丢失兵权
首席技术官米拉·穆拉蒂将旋即被任命为临时CEO,OpenAI董事会宣布将继续寻找合适的CEO人选。
这个消息过于机密和劲爆,连OpenAI的员工也是公告发布后才得知的消息。
突然接到消息的奥特曼完全处于懵圈的状态,他在X(推特)更新状态说道:我很喜欢在在OpenAI的时光,这对我个人来说是一次人生蜕变,希望此举对世界有所帮助。”
随后的状态中,他将自己被解雇的经历描述为“有点像在你还活着的时候,读自己的追悼词”。
OpenAI的声明还宣布,奥特曼的朋友,OpenAI联合创始人格雷格·布罗克曼将辞去董事会主席的职务,但仍会留在公司。
几个小时后,同样懵圈的布罗克曼宣布辞职。之后布罗克曼表示是OpenAI联合创始人兼首席科学家伊尔亚·苏茨克维是此次事件的幕后导演。
在笔者看来,这场快速的OpenAI“政变”颇有曹爽罢黜司马懿兵权之感。功高震主的奥特曼备受“曹爽”苏茨克维的忌惮,为了AI江山毁于一旦,他必须先下手为强,解决掉野心勃勃的奥特曼。
面对解职,奥特曼和布罗克曼似乎毫无反击之力,布鲁克曼面对苏茨克维的雷霆手段只能颇为哀怨的表示: “董事会今天所做的事情令奥特曼和我感到震惊和悲伤。”
在此之前,奥特曼一直是OpenAI的代表性人物,通过发布的ChatGPT4.0引发了当前的人工智能革命。无比光鲜的奥特曼还成为亚太经合组织的座上宾,在全球领导人面前进行了有关AI人工智能的演讲,一时风头无两。
同样意外的还有“世家大族”微软。作为OpenAI的投资人,他们一方面对外声称并不了解OpenAI为何辞退奥特曼;一方面为了保住自己在OpenAI的地位,宣布将会继续支持新的团队。
马斯克表示自己不会去用GPT,但承认GPT拥有目前最领先的AI技术
奥特曼是OpenAI的联合创始人,最初曾和埃隆·马斯克一起担任OpenAI的联合主席,2018年由于各种原因,马斯克离开OpenAI并创立xAI。
伊尔亚·苏茨克维同样是公司创始人之一,而他的另一个身份是AI之父杰弗里·辛顿的爱徒。Champions称苏茨克维是创造ChatGPT的“造物主”,因为OpenAI的核心技术正是来源于苏茨克维。
峰回路转
然而仅仅五天后,OpenAI又突然宣布经过独立调查发现公司前CEO萨姆·奥特曼并不需要被解除职务,他将再次回归OpenAI并担任CEO。
OpenAI此前在两位董事离开后,新加入的董事长(曾担任推特董事长)布雷特·泰勒表示,OpenAI董事会委托的律师所审查了“超过30000份文件”,询问了包括董事会、公司高管、员工和投资人的意见后,得出结论认为奥特曼和布罗克曼“是OpenAI的正确领导者”。
但直到此时仍然没有细节被公布,所有人好像正在欣赏OpenAI的肥皂闹剧。相关可以公开显示的资料充满模糊性的语言,就和当时ChatGPT给出的答案一样——你不能说他没回答,但是回答毫无营养可言。
唯一有价值的信息是该律所发现,先前的董事会没有提前通知主要利益相关者,没有进行全面调查,也没有给奥特曼解决先前董事会问题的机会,总之是在仓促之下作出的决定。
而奥特曼在召开的记者发布会中也拒绝详细说明个中缘由。当时一些媒体的猜测是奥特曼和董事会成员之一的海伦·托纳尔因发布一篇批评OpenAI安全措施的学术论文发生了争执。
OpenAI三月份发布的新闻稿
在布雷特·泰勒组建新的董事会后,苏茨克维和托纳尔失去了在OpenAI的位置,并离开OpenAI的董事会。
包括苏茨克维等人事后三缄其口,不愿多谈“政变”的话题。他现在出现在公众面前一般是和老师一样大力呼吁应该避免AI拟人化。
然而纸包不住火。
高平陵之变
据《纽约客》报道,一份报告大体披露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
苏茨克维和他的老师“AI之父”杰弗里·辛顿对OpenAI的发展十分不满意,他们并不希望这家公司过于的商业化,但这还不是最关键的,师徒二人担忧AI发展逐渐走向拟人化,电影《终结者》里面AI统治人类的剧情并非不可能。
但是奥特曼十分激进,他不但欢迎微软这样的商业巨擘投资OpenAI,让该公司商业化味道愈发浓厚,同时正不断挖掘研发拟人AI的可行性。在苏茨克维师徒看来,他们这是在阻止一个阴谋家对人类的颠覆活动。
另一位董事会成员托纳尔是苏茨克维的重要盟友,但天真的苏茨克维以为OpenAI和微软都会支持他们,因为彼时微软也在启动一个研究组专门负责研究AI技术拟人化所带来的危险,这点和苏茨克维不谋而合。
但苏茨克维想错了。
奥特曼经过商业化的引入,让OpenAI员工的生活条件变得逐渐优渥;对微软而言,他们逐渐发现了ChatGPT结合进微软搜索(即Bing AI)、Azure云服务后给微软带来了近十年来最大的数据暴增(比如搜索功能的使用量、云服务用户增长数等)!
微软CEO班德拉被认为在OpenAI“政变”中起到了不光彩的作用,而班德拉对奥特曼现在是颐指气使
换言之,苏茨克维你不打招呼就罢免奥特曼的“政变”行为会断送不知道多少人的财路!
在新补入的董事、投资人微软、九成员工以及倒戈的临时CEO米拉的合力逼宫下,苏茨克维黯然下台,托纳尔被逐出董事会,奥特曼取得大胜。
简直就是高平陵之变的翻版。
用高平陵的脉络咱们再捋顺一下。
苏茨克维更像是曹爽+魏帝曹芳的结合体,奥特曼是司马懿,OpenAI员工是司马懿豢养的死士,微软是曹魏朝廷的原始股投资人也就是世家大族,董事会成员则是朝廷大臣和世家大族的代表。
苏茨克维担忧权势熏天、心术不正奥特曼会危害AI和人类的未来,于是在和部分大臣(董事会)商议后,在没有通知高门大族(如微软)的情况下解除奥特曼和他盟友“陈泰”布罗克曼的军政大权。
奥特曼通过利益拉拢多数大臣和高门大族(多数董事会成员和微软)倒向自己,在死士们(九成的OpenAI员工)逼宫之下,心慈手软,或者说是科学家并非商人出身的苏茨克维的曹家势力和夏侯家(托纳尔)被迫将权力交还给奥特曼。
曹爽和曹芳结合体的苏茨克维在OpenAI内部的大将军角色首先在去年十一月被“斩”,其在董事会“魏帝”的身份也在今年三月被废。
至此,奥特曼完全掌握OpenAI江山。
苏茨克维完全高估了“胜负手”微软的道德性。根据《纽约客》的说法,当时微软对于集成GPT所能带来的利益感到十分惊喜,而他们的老对手谷歌则因为缺少王牌AI产品而显得左支右绌。套用微软CEO纳德拉的原话就是:希望利用GPT让谷歌跳脚。
苏茨克维出身于俄罗斯
微软内部对苏茨克维的天真感到不可思议,原话是“难以置信的愚蠢”——虽然是你让GPT降临于世,但是让GPT以符合资本期望那样成长的是奥特曼,苏茨克维换掉奥特曼无异于“毁掉”资本所需的那个GPT。
就和高平陵之变一样,不是司马懿家族多厉害,是曹魏朝廷的高门大族在背后支持司马懿。
微软一方面通过临时CEO米拉稳住和迷惑苏茨克维;一方面以最大投资人的身份影响董事会恢复奥特曼的职务。微软还做了最坏打算,那就是让奥特曼“另立朝廷”来对抗苏茨克维的曹魏政权。
显然这样的风险OpenAI的董事会根本无法承受。
现在的奥特曼独掌大权。
他知趣的投桃报李,让微软成为董事会观察员,实际上更像是监视者的角色。然后几乎把OpenAI的技术对微软倾囊相授,在2024年,微软成为全球AI领域的第二大胜利者(第一毫无疑问是英伟达)。
微软嵌入GPT的改进型桌面系统获得市场空前好评,嵌入GPT 4.0的Copilot成为全球目前最受欢迎和市占率最高的AI产品。微软云服务Azure延续去年的辉煌表现,在今年更是不断刷新营收和利润新高。
过去的十年,科技界的明星是苹果和谷歌,现在通过GPT,通过OpenAI,微软实现了王者回归。所以美国各大商业媒体均认为微软投资OpenAI是有史以来最成功的投资之一。
然而,事情就这样结束了吗?
答案揭晓
前董事会成员,也就是“夏侯家”的代表海伦·托纳尔近日在《TED人工智能秀》播客节目中披露了更多细节。
根据她的叙述,“我们所有人都很清楚,一旦奥特曼察觉到我们可能采取违背他的行动,他会使出各种手段,尽一切努力破坏董事会,阻止我们甚至达到解雇他的程度。”
成为新娘的海伦·托纳尔
托纳尔表示董事会停止信任奥特曼的一个原因是他没有告诉董事会他拥有OpenAI的创业基金,也就是在OpenAI内部“另立山头”;另一个原因是他在多次场合提供有关公司安全流程的不准确信息,即对AI发展的相关安全担忧采取了激进的策略,比如AI拟人化的可能性。
此外,她在发表了那篇研究AI安全性讨论的论文后被奥特曼人身攻击,并要求董事会开除托纳尔。
有两位“大臣”(OpenAI高管)向董事会讲述奥特曼粗暴的个人专断行为,包括对不服从者的“心理虐待”和操纵员工以及不同情况下对董事会撒谎。
尤其是ChatGPT的发布,事先董事会竟然毫不知情!托纳尔自己都是在推特上才知道自己公司宣布推出GPT产品。
至于为什么那么多员工支持奥特曼,托纳尔认为除了利益之外,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员工们害怕被奥特曼报复,毕竟OpenAI的待遇的确太吸引人了。
最后一个解聘奥特曼的原因是奥特曼之前的职业履历。奥特曼先前被两家公司辞退,前同事们把奥特曼形容成一个充满“混乱和欺骗的家伙”,而且作为OpenAI的联合创始人,奥特曼的学识和职业履历并不光鲜。
基于上述前提下,苏茨克维决定罢免奥特曼。
对于托纳尔的言论,OpenAI作出的回应则显得软弱无力:“超过95%的员工,包括领导层皆要求恢复奥特曼的职务,并开除之前的董事会成员。我们的重点仍然是继续前进,追求OpenAI的使命,那就是确保AI造福人类。”
最后,出于好奇,我询问了ChatGPT如何看待此事,它的回答如下:
从报道和分析来看,解职的原因可能涉及到对AI技术发展方向的不同意见、公司治理和决策的分歧,以及关于公司战略、产品安全性和未来发展方向的不确定性。此外,也有可能涉及到个人与公司利益之间的冲突、管理风格不符等方面的问题。
和一年前的GPT一样,回答毫无营养可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