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土壤 为什么育不出苗?

从中国的人口基数上看,我们应该是很有足球潜力的国家,但是为什么足球还没有发展起来呢?这与我们的足球人口成正比,尤其是常年进行系统训练的青少年人数相关。为什么我们的球员在23岁的时候,还需要上场政策才能踢上职业足球,还被冠以新秀、小将和萌新的称谓呢?而多纳鲁马16岁就成为了AC米兰的主力门将,姆巴佩18岁就进入摩纳哥一线队,恩德里克16岁就被皇马签约呢?这说明我们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体系不完备,比赛质量不高,甚至只训练没比赛。因为从小经历的高质量比赛少,没有在应该得到竞争的时间段成长,随着年龄增长,就更难成为有竞争力的球员。

在中国有很多踢球的孩子,他们极有天赋,但是却很难成为优秀的球员,有些孩子在小学毕业就宣告“退役”,再也不能专心的踢球。首先,问题在于学校不能为热爱足球的孩子们敞开大门,在“五育并举”的口号下,学习依然是学校当仁不让的选择,任何时候都不能因为其他内容(包括足球)来影响学校的升学率,学校更看重的是成绩而不是人才培养。一个有技能的孩子,如果他的文化课成绩达不到相应的高度,他是无法适应复杂的学习环境的,在升学压力的紧迫感下,很多家长帮助孩子做了选择,于是课外辅导班取代了足球训练课,课桌前的久坐抢占了足球场上的奔跑时间。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运动健康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厉彦虎建议,适当延长中小学课间。根据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研究所的调研数据,我国青少年脊柱侧弯发生率呈递增趋势,全国在校学生脊柱异常率接近50%,脊柱侧弯率比20年前增加约3倍。厉彦虎在调研中发现,课间10分钟根本不够,遇上拖堂或者上厕所,学生就没时间进行运动了。长期缺少阳光照射、久坐少动,是导致青少年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为此,厉彦虎联合十几位委员,提出“适当延长中小学课间”的建议。具体而言,禁止幼儿15分钟以上固定不活动,小学五年级以前上课时间和课间均改为30分钟,六年级至高中阶段建议40分钟上课时间、20分钟课间活动。连起码得课间活动都变得很奢侈,想要开展足球运动的难度可想而知,“足球从娃娃抓起”,必须从口号转移到行动,落实者必须拿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才能够让更多的孩子走进球场。

很多足球特色校受到不允许跨区域招生、文化课成绩等限制,无法招到最理想的孩子,导致球队成绩下滑,对家长和孩子的吸引力也逐步下降。还有的足球特色学校,得不到更多的支持,只有在孩子家长身上“薅羊毛”,训练费、比赛费、集训费,甚至“办证费”,压得家长喘不过气,加之在这个过程中有些暗箱操作,让家长和孩子对足球失去信心,最终不得不选择放弃。

社会青训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为什么他们也培养不出好的苗子。很多社会青训俱乐部是以兴趣班作为发展宗旨的,没有人才培养计划,就是按课时收费,带着孩子们玩儿。至于练得怎么样,不能说不在他们考虑的范畴,至少不是他们最主要的目标。社会青训会开展了很多足球研学活动,冬夏令营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孩子们对于足球的兴趣,但是在训练质量上、训练方法上以及训练内容上都不是按照人才培养设计的,往往是剑走偏锋,以参加社会活动,提高孩子其他方面的能力来迎合家长们虚荣心,补齐他们日常教育缺失的短板,让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因为踢球而变得“高大上、真善美”了,就会心甘情愿的缴费。这些手段并不能说是错的,但是对于足球水平的提高,对于足球人才的培养来说,发力不精准,效果不明显。

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 年)中明确提出,“大幅增加青少年足球参与规模。加强校园足球建设,把足球列入体育课教学内容,发展足球社团,培养足球兴趣,开展足球竞赛活动,不断培育足球爱好者和足球人才。增强学生、家长对足球的认同感,支持学生课余、校外参加足球活动。以市场化、社会化为导向,构建多渠道、多形式人才发现和培养机制,增加足球人才后备力量。”只要认真解读,做起来是很有指导意义的。很多地方自己创造性的解决了很多难题,找到了适合青少年发展的路子,尽管前期也很艰难,但是通过坚持不懈,逐渐尝到了发展带来的红利。但是大部分的开展青少年足球的地方,仍旧停留在徘徊、观望、等待、犹豫的阶段,不能够把国家这项全民健身的重要事业;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体育强国的重要基石;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去落实好。

中国具备发展好足球运动的条件,也从不缺乏干事创业,艰苦奋斗的勇气和决心,就看在具体落实过程中如何突破瓶颈,真抓实干,走出坚定坚实的步伐来。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