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周刊谈河南队转播没冠名:考虑转播效果,上限6汉字

据《中国新闻周刊》的报道,截至目前中超仅河南队找到了球队冠名,业内人士分析称,主要是公开的价格标价偏高,不少企业对于足球行业的口碑心存顾虑,所以举棋不定。另外,相关政策公布的时间与联赛开始的时间接近,来不及启动高级别的商务谈判及相关投放预算。

足球广告,“画风变了”

对于中国职业足球领域而言,职业队吸纳赞助商数量和层次的状况,一直是本土经济的“晴雨表”。早前,例如保健品、香烟、房地产企业都曾引领过职业足球的赞助。随着中国足球“金元时代”的结束,小体量的赞助商在中国足球领域愈发多了起来。

去年年初,中超公司高层对外公开表态称,中超联赛已不一味追求大赞助商,也欢迎一些量级小的赞助商。当时,该高层表示,800万、1000万这些量级的赞助商也可以获得满意的资源位、权益包。

近年来,不少区域型企业赞助商也开始纷纷入局足球领域,例如区域的酒业、农副产品、连锁餐饮、本地生活服务都开始接触足球俱乐部,部分达成赞助协议。 而中国足球的整体经营环境,也都“放下身段”,以现实的姿态拥抱当下。

最近各地多有媒体报道,除“荷塘月色”赞助了沧州雄狮俱乐部外,西安本地火锅品牌“京华源”铜锅涮肉成为了西乙新军西安崇德荣海俱乐部的官方赞助商;而济南本地的奶茶企业“授人以茶”也在本赛季正式成为山东泰山俱乐部赞助商……

针对这个现象,营销机构体育大生意创始人李涛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目前的经济大环境下,体育营销会更加从实际出发,追求精准、精细化营销。综合来看,相关企业普遍也是基于球迷群体的画像来进行投放,金额体量都不算很大,符合当下市场行情和逻辑。”

李涛预测, 未来中国足球联赛整体广告风格,或许会更加区域化、本地化,主打一个“接地气”。 “而日后随着足球联赛质量,精彩程度的提升,平台政策稳定加持,中超缺少赞助商的尴尬会逐步得到缓解。”

冠名冠了个“寂寞”?

本赛季,中国足协开放恢复中超联赛冠名的政策,可到现在仍未起到很强的“刺激作用”,各俱乐部寻找球队冠名的情况不甚理想。截至发稿,中超仅河南队一支球队找到了球队冠名,新赛季正以“河南俱乐部酒祖杜康”的队名参加中超联赛。

对此,不少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分析称,造成这样的原因主要因为目前公开的价格标价偏高,不少企业对于足球行业的口碑心存顾虑,所以举棋不定。另外,相关政策公布的时间与联赛开始的时间接近,很多俱乐部来不及启动高级别的商务谈判,商家也没有在去年年底和年初,做相关的投放预算。

中超两轮赛罢,河南队和“酒祖杜康”也一度被舆论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在中超官方积分榜上,河南队使用的名称是“河南俱乐部酒祖杜康”,但在转播角标上体现的则是“河南俱乐部”。

在不少河南球迷看来,这是不尊重冠名商的行为,或将影响俱乐部未来和赞助商的长期合作。

对此,有足球业内人士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行政区划+冠名名称+队”的提议,因不符合《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以下简称《足改方案》)俱乐部中性名要求,没有被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筹备组采纳写入相关规定,所以才出现了“河南俱乐部酒祖杜康”这个较为“拗口”的名字。

另据了解, 中足联筹备组曾在出台规定前,协调安排相关转播制作人员模拟了球队9个字符的转播画面测试,但转播画面中可能出现两支球队分别为9个字符与4个字符的“对阵”,导致画面不“工整”。最终,综合考虑转播效果等原因后,中足联筹备组确定以6个汉字为上限。

事实上,《足改方案》中针对“中性名”的相关描述是:“鼓励具备条件的俱乐部逐步实现名称的非企业化”。该情形下,如何持续优化中性名政策,并将冠名政策进一步完善,极度考验中国足协和中足联筹备组的智慧,争取达成上不违背政策,下能因地制宜的方案,以尽可能维护冠名商权益。

同时,该事件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提示了俱乐部要做好赞助商的服务和权益保障。在李涛看来,对于赞助商的支持,球队要提供的不仅仅是品牌露出,还应该重点考虑会员体系的分级搭建,并结合赞助商的产品特性设置相关会员权益,既提升球迷对本队的忠诚度,也增加消费黏性,直接服务于赞助商的销售转化。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