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足球从校园走向职业,我们的孩子却在12岁就已经退役!


最近看到一个很火的视频,是一个很久没接受专业训练的天才少年向知名过人王向男发起的挑战。视频中的他灵动而飘逸,极富想象力的突施冷箭充满灵气的步频变化,肉眼可见的天赋几乎要溢出屏幕。可是,看着少年的神情,我总觉得差点什么。是了,他的眼睛里没有光,那不自觉低垂的眼眸中隐藏了太多的遗憾和悲伤。

后来我们得知,他叫林思贤,曾是成都有名的天才少年,只是上了高中之后就没再接受专业训练了,天赋自然也就荒废了。

看到他的故事,我不禁想到曾经的一个同学,他也曾在学校叱咤风云,一度收到过青训队的邀请,只是为了学业,最后放弃了那条路。

每每听到这些孩子的事情,我都感觉到深深的无力和悲哀。我们的邻居通过校园足球培养出了无数天才,可我们的孩子却在最应该接受基本功培训的年纪不得不选择放弃。但最让人感到悲哀的,并不是孩子们往往会在学业和足球的抉择中选择后者。

因为在体教分离的中国,无论选择哪个体育项目,孩子们都要面临学业还是体育的艰难选择。无论足球、篮球,还是乒乓球、羽毛球,在中国选择了体育几乎就是华山一条路,成则功成名就,败则粉身碎骨。而选择足球就更困难了。

几年前我们还能偶尔看到有足球特长生被清华大学特招的新闻,可近年来这样的报道已经越来越少了。知名国脚张玉宁的父亲为了送孩子踢足球足足卖了八套房,武磊的爸爸为了陪伴孩子成长放弃了安稳的国企工作。走足球这条路代价太大,回报太少,大多数孩子最后都只能和林思贤一样,用一个落寞的身影告别最爱的足球。

我们无法苛责家长和老师,他们也只是希望孩子们未来能走一条更加平坦的道路,而不是足球这条羊肠小道。可偏偏就是这样,明明所有人都没做错什么,可中国足球还是无可避免地滑落深渊,才最让人无力和绝望。

最近一篇深刻揭露中国足球青训困境的文章在各大论坛爆火。里面提到一个很有意思的名词“12岁退役”。意思是许多有天赋的孩子都会在12岁左右不得不为了学业放弃足球。青训的断档也是从这个年纪开始,哪怕是在著名的球星摇篮大连路小学,这样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

据2018年北京“百队杯”主办人提供的一项数据显示,当时的参赛队伍中U8 U9年龄组足足有229支球队报名,可到了U13和U15就只剩下了可怜的70支。窥一管可见全豹,中国足球的困境,亦或说中国体育的困境一目了然。

青训是足球的根基,可在体教分离的制度下,我们需要付出比其他国家多得多的努力才能建立起适合我们的青训体系。这条路还要走多远呢?黎明的前夕还要经历多少黑暗呢?无人知晓。

好在中国足球从不缺少干实事的傻子。让一支国家队半座崇明岛的徐根宝徐指导,退役后专注于青训事业的孙继海,始终耕耘青训的鲁能足校,还有可能绝大多数人都没听说过的陕西老城根珂缔缘青训等等。希望虽然渺茫,但一直有人在捧着小小的火种踽踽独行。

对了,前面我们提到过的林思贤,他已经是国家一级运动员了。足球其实并不是一条绝路。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