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性名政策,需寻求更佳平衡点

“中性名”政策自从推出以来,伴随着巨大的讨论。不像其他的政策大多会形成一边倒的共识,中性名政策的讨论双方可谓是“势均力敌”。随着新任足协班子的走马上任,一系列施政纲领出台之前,中性名的话题再次热了起来。

【背景】

中性名政策是从2021年赛季初开始执行的政策。单来说就两条,一是名称除省市名外不能超过四个字;二是俱乐部与球队名称不能与俱乐部投资人、股东品牌有关联。目的是希望俱乐部名称能与地方文化更有机结合,彰显这一区域的地域文化,而不是某个企业。再就是希望企业承担起社会责任。总之就是强调文化和责任。 从长远来看,中性名一定是一个好政策,包括成熟的联赛大多也都是采用中性名称,而且他们的俱乐部也融入当地社区生活,也被世代追随。

【现实影响】

在上海申花战胜山东鲁能夺得足协杯冠军后,申花董事长面对记者的提出的下赛季投入的问题时谷际庆是这样回答的: 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很想了解有没有人关心俱乐部的产出在哪里呢。站在一个企业管理者的角度,投入产出比是无法回避的命题。感情告诉我,我们有很多地方需要改善,还远不止一线队,我们的青训队伍、体系建设、竞训保障,有太多地方的提升是要考虑和打算的。但理智又提醒我,这个投资几乎没有回报,怎么破?

理想归理想,现实归现实。 我们谈理想之前,需要先回归现实。 我们的职业联赛 投资人普遍亏损;赞助商意愿不大;联赛缺少球星;观赏性不足;无论中超,中甲,中乙,欠薪普遍存在等等。 总而言之一句话, 当下的中国足球,在商业世界领域,没有太多可以投资的价值。 那么对于投资人而言,一直做着亏本买卖,是不是还有必要? 那些总是拿欧洲的成熟联赛来举例子的人是否考虑过,他们是盈利还是亏损?

近几年受内外部因素的影响,有许多的职业俱乐部解散。当我们去探寻俱乐部解散原因,之前我们可以归罪于“金元足球”。但是当金元褪去,大家会发现,小投入的俱乐部仍然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和解散的风险。 归结下来其实就一点:投资人在亏损。 之前的文章我也提到过,把中国足球的问题归结到“金元足球”上,是缺乏思考的愚蠢行为。

另外,我们还需要再继续扫盲。 职业联赛究竟是商业化的联赛还是公益化的联赛? 如果这个问题不再纠结,那么我们很容易达成一个共识: 职业联赛的维系,最重要的就是钱。职业联赛的维系,是个商业思维,甚至可以说是建立在投资人盈利的基础之上生存的。 他们的思维逻辑和球迷不一样,甚至是对立的。投资人考虑的是值不值的问题,投资性价比的问题,而球迷的角度更多的是,俱乐部的名字好不好听,看球方不方便,成绩好不好等方面。因为球迷不是投资人,投资人的死活跟他们没有关系, 甚至很多球迷都忽略了一点:投资人都“死”了,你连现场看球的机会都没了。

在生存和文化之间,我们该如何选择?两者肯定都需要。但是 解决生存问题才是第一要务 。活下去,你才能去追求精神上的满足。中国足协接下来我认为是尽可能帮助俱乐部开源,增加更多的收入渠道。 有钱赚是解决俱乐部解散的最根本办法。 而 俱乐部冠名作为增加收入的重要渠道之一,一刀切的取缔让俱乐部减少了一块重要的收入来源成了客观事实。

还有一个非常让人无语的现象:就是部分媒体人“非黑即白”的脑残逻辑。“中性名有利于俱乐部文化传承,取消中性名就不利于文化传承”。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这种“二极管”言论在中国足球领域比比皆是。 中国赛场也有不少的俱乐部通过企业名称被球迷口口相传。 北京国安,天津泰达,河南建业,青岛海牛,上海申花,山东鲁能,大连实德等就是中国足球文化的符号。我们的近邻K联赛同样也是有多家俱乐部的通过企业冠名被广泛认可。必须要承认,中性名是更加有利于俱乐部文化的建设,也是也不要把冠名妖魔化。

【建议】

对于俱乐部的长期发展而言,一个稳定的中性名名称肯定是好事。但是凡是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就如同你在1860年搞洋务运动向西方学习注定失败,但是在现在开放反而是基本的国策。任何一项政策的制定不要脱离当下现实。

当下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帮助投资人开源,增加营收渠道。 不限于俱乐部名称的冠名;球衣增加广告位;球衣赞助商自主选择等因素。对于俱乐部的冠名,考虑到主体名称的稳定加上冠名可以带来额外收入的角度考虑。 我十分赞同现在足协的思路:中性名+一个冠名。例如:北京国安XX队;青岛海牛XX队;上海申花xx队。同时中超、中甲俱乐部坚决抵制易地搬迁。 我们需要再保证俱乐部隶属所在地区,融入地方文化和生活的同时,帮助俱乐部赚更多的钱。

相关阅读

回到顶部